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一切不良文风都是不符合党的性质、宗旨的满瑞网,都是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的”,“文风改不改,领导是关键”。
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好的文风,他们不仅深刻阐释了优良文风的重要性,更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塑造了优良文风的典范。
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合批评了当时的各种不良文风。曾经是马克思恩格斯朋友的鲍威尔兄弟创办了《文学报》,但普通人看不懂报纸上那些晦涩的文字。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这种故弄玄虚的文风,认为其不仅掩盖了思想的贫乏,更无法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。恩格斯在《法德农民问题》中也指出,法国工人党的某些文件“超不出含糊其词和漂亮诺言的圈子”,缺乏真正的理论内容和现实指向。
在批判不良文风的同时,马克思恩格斯正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风。马克思在写作过程中,反复推敲、不断修改,他把《资本论》看成是“艺术的整体”,体现出对文字创作的严谨态度。在语言表述方面,马克思恩格斯要求简洁有力、通俗易懂。马克思在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一文中明确表示:“我们力求说得尽量简单和通俗,就当读者连起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也没有。我们希望工人能明白我们的解说。”恩格斯也强调“用明朗、优美的形式来表达我的主要思想”,并认为“言简意赅的句子满瑞网,一经了解,就能牢牢记住,变成口号,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”。
马克思恩格斯认为,优良文风必须始终立足现实、回应现实。马克思明确指出,“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,少唱些高调,少来些自我欣赏,多说些明确的意见,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,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”。他在《资本论》中阐述的商品、资本、剩余价值、资本积累等,无一不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密切关联。恩格斯同样反对任何脱离实际的政治空谈,认为沉溺于空洞的革命辞藻只会削弱政党的理论水平和行动能力。在撰写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》时,恩格斯不仅深入工人中亲身体验、直接交流,还广泛援引各类官方与非官方文献,以扎实的实证精神确保论述的真实性与说服力。
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立场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一边,其理论天然带有深厚的人民情感。恩格斯在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》一文中,以真挚笔调写道:“我很想在你们家中看到你们,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,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……”这样的语言极大增强了理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。在《资本论》中,马克思以“资本来到世间,从头到脚,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”这样极具张力的表述,深刻揭露了原始积累的本质。正是这种情理交融的文字,使科学理论更容易打动人心、凝聚共识。
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注重文学手法与理论表达的融合,经常援引经典文学作品、神话典故和诗句,以增强理论观点的感染力。马克思在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引用莎士比亚的诗文“这东西,只这一点点儿,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,丑的变成美的,错的变成对的,卑贱变成尊贵,老人变成少年,懦夫变成勇士……”深刻揭示货币的异化本质。在《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》中,马克思引用“斯芬克斯之谜”“米达斯的驴耳朵”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“特洛伊木马”等古希腊、古罗马文学典故。这些文学的表达方式使著作的语言更加意味隽永。
文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强调文风必须扎根实践、贴近群众,为人民所喜闻乐见。毛泽东强调:“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,都是党风。”邓小平指出,端正党风要从端正学风做起;端正学风要从文风做起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、清新质朴、鲜活生动的文风,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进文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大力倡导优良文风、坚决纠正不良文风。习近平总书记倡导“短、实、新”文风,强调党风决定着文风,文风体现出党风,要“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党风统一起来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改进文风,相关重要讲话中更是引经据典、旁征博引,通过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等鲜活生动、群众耳熟能详的表达,深入浅出地阐释重大理念,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欢迎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、勉力而为,克服“长、空、假”的不良文风,弘扬“短、实、新”的优良文风。新征程上,必须持续用好马克思主义文风这一“利器”,将其贯穿于党性锻炼、为民服务、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全过程。同时要清醒认识到,改进文风绝非一时之举,也非易事,形成优良文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,必须抓常、抓细、抓长。只有实现长效与实效的有机统一,清新质朴、富有活力的优良文风才能真正在全党蔚然成风。
( 何兵兵满瑞网,中共江西省委党校)
熊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